2023-01-17 来源:大国资讯
1月16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盘中双双涨破6.70关口,刷新半年以来高点。截至当日17时,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盘中最高分别触及6.6896、6.6978。
开年以来,人民币于非美货币中表现亮眼。据中信证券研究部统计,今年以来,截至1月13日,人民币对美元上涨3.6%,涨幅位居非美货币前列。分析人士认为,内外因素共振,驱动近期人民币快速升值。
从外部因素来看,随着美国通胀回落缓和了美联储的鹰派立场,美元指数逐渐回落。1月16日,美元指数盘中失守102关口,最低跌至101.76,创7个月新低。回顾来看,美元指数自去年114的高点,已累计下行超10%,人民币的被动贬值压力减缓。
“从美元指数的权重货币视角来看,欧美货币政策边际分化、日本央行意外扩大目标收益率波动区间等因素同样助推了美元指数的下行。”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
中国经济基本面修复预期的改善则是催动近期人民币走强的根本动力。在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看来,本轮人民币汇率反弹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国内,随着经济开始重启,进一步改善了中国经济复苏前景,市场信心得以提振。
在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下,市场乐观情绪升温,跨境资金净流入金额节节攀升。Choice数据显示,上周,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439.97亿元,单周净流入额为历史第三高。
中金公司外汇专家李刘阳表示,在中国经济预期逐步走强的背景下,北向资金实现了明显净流入,相关资金持续流入成为近期人民币走强的原因之一。